南京邮电大学实验室绩效考评办法(试行)
发布时间: 2009-07-01   浏览次数: 584

 

 
南京邮电大学文件

校实建发〔2009〕4号
 

关于发布《南京邮电大学实验室绩效考评办法(试行)》的通知

各二级单位,各职能部门:
        为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,推进实验室体制改革,增强实验室活力,保证实验教学质量,支撑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,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,依据《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》和《南京邮电大学实验室工作规程》,特制定《南京邮电大学实验室绩效考评办法(试行)》,该办法经校党政联席会议通过,现予发布,请遵照执行。

南京邮电大学实验室绩效考评办法(试行) 

第一条 为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,推进实验室体制改革,增强实验室活力,保证实验教学质量,支撑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,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投资效益,依据《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》和《南京邮电大学实验室工作规程》,特制定本考评办法。
第二条 绩效考评范围
全校所有实验教学中心及其下设各实验室(学科科研实验室绩效考评办法另行制定)。
第三条 绩效考评原则
实验室绩效考评工作坚持“客观、公正、科学”、的原则;考评结果能够反映实验室的客观实际,把实验室工作导向提高效益之路,促进实验室绩效不断提高。
第四条 绩效考评组织
1、实验室绩效考评实行学院自评、学校考评二级制度。
2、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会同相关部门具体部署绩效考评工作,每年9月组织对上一学年实验室绩效进行考评。
第五条 学院自评
学院由分管院长、实验中心(室)主任和有关专家组成自评小组,负责组织对本学院实验中心(室)下设各实验室进行绩效自评,按照《南京邮电大学实验室绩效考评记分表》(见附件)中所列内容和评分标准进行自评记分,并写出详细的自评报告。在规定时间内将实验中心(室)的绩效自评报告和考评记分表上报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。
第六条 学校考评
1、学校由分管副校长领导,由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具体组织实施考评工作。
2、学校成立若干考评专家组,考评专家组考评工作程序为:
1)听取学院对实验中心(室)及其下设各实验室的绩效自评报告;
2)审阅实验中心(室)及其下设各实验室的绩效考评记分表,并对实验室绩效自评的有关疑义进行提问,汇报人当场进行说明和答辩;
3)实地考察实验中心(室)的绩效情况,查阅有关资料和数据,考评专家按照“实验室绩效考评记分表”上考评的内容逐条进行评审(听、问、考、查),确定总得分,并写出实验中心(室)绩效考评总体报告。
第七条 绩效考评指标
实验室绩效考评采用记分制,满分为120分,其中20分为附加分。
实验室绩效考评的内容包括:资产利用率(30分),实验室综合管理(35分),实验教学(35分)和附加分(20分,含自制自修仪器设备、人才培养、实验教学及实验室建设成果)等四大部分。
在上级部门组织的检查、评比中成绩优秀者附加分为满分20分,不合格者当年的绩效考评成绩为不及格(D级)。
第八条 激励措施
1、实验室绩效考评成绩分为优秀(A)、良好(B)、及格(C)和不及格(D)四级,考评结果在网上公布
2、各学院要对实验室绩效考评进行全面的总结、分析,针对考评结果,采取切实有效的改进措施,努力提高实验室综合效益。
3、学校将把实验室绩效考评结果作为今后实验室投入的重要依据,对综合效益好、工作水平高的实验室予以表彰,并重点投入;对效益低下、工作水平上不去的实验室减少甚至停止投资,进行整顿,限期改进,以达到“发挥效益,提高水平”的目标。
4、学校将把实验室绩效考评结果作为学院年度绩效考核的指标之一。
第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,由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负责解释。 

    二○○九年六月三十日
 

 

 
主题词:实验室 绩效 考评 办法 通知
 
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办公室
 
2009年6月30日印发
 

附件: 南京邮电大学实验室绩效考评记分表

学院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实验中心(室):       考评时间期限:      年 月至    年 月    考评日期:    年 月 日

项目
分项目
指标内涵
考评标准(分)
自评
校评
备注
资产利用率30%
实验室
利用率15%
实验室利用率=,其中:
实验室容量=,每生占有面积标准:
计算机房、语音室为1.5平方米/生,其他实验室为3.5平方米/生;
计算机房、语音室额定课时数为32周×4.5天×8=1152小时/年;
基础、专业基础实验室额定课时数为32周×4.5天×(8-1)=1008小时/年;
专业实验室额定课时数为32周×4.5天×(8-2)=864小时/年。
A:13~15,B:10~12,C:7~9,D:6
 
 
 
 
85%得15分,每递减5%扣1分
 
仪器设备利用率(不含大型仪器设备)10%
仪器设备平均利用率=,其中:
仪器设备总课时数:所有仪器设备实际使用的课时数之和;
单台件定额机时:计算机和语音设备定额机时数为1152×80%=922小时/年;基础实验室设备定额机时数为1008×80%=806小时/年;专业实验室设备定额机时数为864×80%=691小时/年。
A:9、10,B:7、8,C:6、5,D:≤4
 
 
 
 
85%得10分,每递减5%扣1分
 
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与共享情况5%
单台件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=,其中:
有效机时:必要的开机准备时间+使用时间+必须的后处理时间;有效共享机时×1.2参加计算。
额定机时:50万元以下设备的定额机时为500小时/年;50万元以上设备的额定机时为300小时/年。
大型仪器设备利用率=
A :5,B: 4,C :3,D:≤2
 
 
无大型仪器设备的,此项不考评。在计算总分时仪器设备利用率(不含大型仪器设备)得分×1.5。
 
95%得5分,每递减5%扣0.5分
A :26~30,B:21~25,C 15~20,D:≤14
 
 
 

项目
指标内涵
考评标准
自评
校评
备注
 
实验室综合管理
 
35%
实验室
运行4%
实验室有明确的指导思想、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,有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(1分);每年有工作总结,对实验室目前的基本情况、存在的问题能认真分析和总结(1分);实验室档案材料齐全、统计报表完整、上报及时(2分)。
A:4,B:3,C:2,D:1
 
 
 
 
每有一项不符扣相应分数,依此类推。
安全及环境
卫生管理6%
各项制度能够落到实处;实验室的安全始终贯穿在实验室各项工作中;摆放整齐,卫生清洁。
A:6,B:5,C:4,D:≤3
 
 
 
 
酌情给分,出现安全事故得0分
队伍建设5%
有鼓励教师参加实验室工作的政策和措施(本科学历人员占专职人员数的80%以上);队伍结构合理(高级技术职务人员占专职人员数的20%以上);有切实可行的实验技术人员培训计划(年培训率大于25%);有岗位职责及分工细则。
A:5,B:4,C:3,D:≤2
 
 
 
 
每有一项不满足扣1分,依此类推。
仪器设备帐物相符率5%
通过抽查10台件检查设备帐物相符率,其中5台以物对帐,5台以帐对物。
A:5,B:4,C:3,D:≤2
 
 
 
 
每有一项不符扣1分,依此类推。
仪器设备
完好率5%
通过抽查5台件来检查设备完好率;检查维修记录。
A:5,B:4,C:3,D:≤2
 
 
 
 
每有一项不符扣1分,依此类推;没有维修记录扣2分。
低值品、消耗品和材料管理5%
抽查5台件检查帐物相符率;抽查5台件检查完好率。
A:5,B:4,C:3,D:≤2
 
 
 
 
无帐册全扣;有帐册的,每有一项不符扣1分,依此类推。
大型仪器设备管理5%
检查设备完好率、操作规程和使用记录,总台件小于5台的全查,大于5台(含5台)的抽查5台。
A:5,B:4,C:3,D:≤2
 
 
无大型仪器设备的,此项不考评。在计算总分时仪器设备帐物相符率得分和仪器设备完好率得分都×1.5。
 
每台都有操作规程和使用记录者为满分,少1种扣1分,扣完为止;损坏1件扣3分,扣完为止。
A:30~35,B:24~29,C:18~23,D:17
 
 
 
项目
分项目
指标内涵
考评标准
自评
校评
备注
实验教学
35%
实验教学
管理10%
有实验教学大纲、实验教材或实验指导书、实验课安排表、实验开设记录、实验报告、工作日志等资料;
实验准备充分、指导认真;
有考试考核制度,学生实验报告的内容完整,数据处理正确,能对实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、研究和探讨。
A:9~10,B:7~8,
C:5~6,D:≤4
 
 
 
一项不达标的扣1分,直到扣完为止
实验项目
开出率10%
实验开出率=
A:9~10,B:7~8,
C:5~6,D:≤4
 
 
 
100%得10分,每递减2%扣1分
实验项目
更新率5%
实验更新率=
A:5,B:4,C:3,D:≤2
 
 
 
比率大于5%的得5分,每降低1%扣1分
 
实验室
开放10%
仪器设备对校内、外开放,实现资源共享,有开放实验室具体管理办法与措施;开放的实验室项目占全部实验项目的比例。
A:9~10,B:7~8,
C:5~6,D:≤4
 
 
 
比率小于10%的全扣,每提高5%少扣1分
A:30~35,B:24~29,C:18~23,D:17
 
 
 
 
附加分20%
自制、自修仪器设备
有自制仪器设备或能自修仪器设备且产生一定效益(有记录)
效益增加系数S1=自制或自修仪器设备产生的效益值/设备折旧
折旧年限:05类电子设备为5年,03类仪器仪表为8年,其他设备为10年。
A:18~20,B:14~17,
C:10~13,D:9
 
 
 
 
S1≥0.025得1分,每提高0.025加1分;
R≥0.1得2分,每提高0.1加2分;
校级成果每项加1~3分,省级成果每项加3~10分,国家级成果每项加10~20分,满分20分;
实验室升级为省部级实验室加10分,升级为国家级实验室加20分;升级完后,每年加分为升级分×0.4;上级领导参观、考察或调研等一次加0.5分(由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统计)。
总分不超过20分。
人才培养
此项考察实验室指导毕业设计(毕业论文)情况。
人才培养投入产出比R=实际人才培养量/额定人才培养量;
实际人才培养量=毕业设计人数/3;额定人才培养量=投入经费(万元)/5
投入经费=设备投入+实验室装修投入+实验室使用面积×0.3万元(考虑折旧)
设备投入=普通仪器设备投入经费+大型仪器设备投入经费折算值。
大型仪器设备投入经费折算值=20+0.5×(设备原值-40)
折旧年限:房屋50年,装修10年
 
实验教学、实验室建设成果
有学校认可的实验教学研究成果,包括教改方案、论文、实验教材等;实验室升级;上级领导参观、考察等。
 
A:18~20,B:14~17,C:10~13,D:9
 
 
 
 
总分
A:90~120,B:70~89,C:50~69,D:49